魚皮上作畫是種什么體驗?2月8日,來自阿富汗、塔吉克斯坦等不同國家的外籍友人對此給出了答案,“It was nice!”
從遼金時代開始,在豐富的漁業資源與蒙古族的游牧文化激烈碰撞下,被稱為“無紙剪紙”的查干湖魚皮畫得以產生,并不斷推陳出新,發展成為吉林省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近年來,隨著查干湖冬捕逐漸被人了解,作為漁獵文化載體之一的查干湖魚皮畫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。帶著對這份遺存文化的期待與好奇,外籍友人一行走進長春市方舟美術館,感受“指尖上的漁獵文化”。
恰逢北京冬奧會,館內布置滿是冰雪元素。水晶掛件、飾品、書簽、雪娃種類繁多,制作精美,令人目不暇接。在查干湖魚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講解下,外籍友人對魚皮畫的制作有了深層次的認知。魚皮畫材料獨特,胖頭魚、鯉魚、黑魚、三文魚等都是作畫的用料,令人一望而知源于北方、來自水濱,具有強烈的關東漁獵文化特色。從創意、設計、選材,到建模、裁剪、縫制、裝裱,每一個環節都不可小覷。此外,查干湖魚皮畫的制作需要全程手工完成,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、細心與恒心。
知之非難,行之不易,實踐環節大家狀況頻出,刀工不細致、裁剪不到位、裝裱不精致,室內盡是一片“好難”的感慨聲音。在時間的流逝中,外籍友人經過不斷地認真摸索,看到了一幅幅魚皮畫被賦予新的生命,對查干湖魚皮畫這門技藝又多了一份尊重與敬佩。
外籍友人Helen在完成“春”字的裝裱后,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,“the very first and unusual experience!”(第一次不尋常的經歷!)來自中東地區的Ismail同樣很興奮,“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,我很喜歡”,他說道。
關于中國彩虹網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方式 | 網上投稿 | 法律顧問(吉林創一律師事務所)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: 0431-82530026 | 舉報郵箱:jb@chinajilin.com.cn
Copyright (C) 2001-2022 neabridge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國彩虹網版權所有 吉ICP備 05002603號-3